壁癌可說是台灣居家最常見問題之一,也是最令人頭痛的裝修問題。一般要完全根治壁癌的方式很少且費用也高,屋齡在10年以上的房屋,頂樓及邊間特別容易發生壁癌,壁癌由於極難根絕,不易清除處理,就好像人得了癌症一般,就要宣布水泥牆離死期不遠,所以大家就稱之為壁癌。
由於壁癌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簡單來說白華(壁癌)形成需要三個原因,一、水泥牆中有足夠的鈣質,二、需要有足夠的水氣與濕氣,三、濕度高、氣溫低也就是溫度上與濕度上的變化,所以要阻止壁癌的發生最追根究底的方式便是隔絕水這個媒介物質。
所以處理的方式需依發生壁癌的地點,來阻隔水與水泥牆中的鈣質發生化學變化,一般容易發生壁癌的的地點通常是水氣較充足的地方,家裡的天花板、窗戶的周圍或牆面產生壁癌時,除了
處理家裡的壁癌外,最重要的是依據漏水的地方如屋頂外牆等,先做好防水的工作才能有效的阻隔水氣,才有可能有效杜絕壁癌,讓壁癌不再反覆的發生。
下列根據各種壁癌的發生方式,做相關的處理方式,防水塗料基本上可簡單分為油性與水性兩種,最大的差異在使用溶劑上的不同,油性基本上使用甲苯當成溶劑,因甲苯會散發有壞人體的物質故不建議用於室內,一般大都用於戶外讓其有害物質揮發,而水性則是以清水為溶劑,如室內有防水的需求強烈建議使用水性的防水塗料
下列為簡易的壁癌處理方式:
一. 室外水泥牆防水處理:
水性專用底漆加水性防水彈性塗料,因彈性塗料較具延展性故建議使用彈性防水塗料
施工方式:
1. 牆面或地面的前置處理方式:將被塗表面水份、油漬、青苔、漆類等附著污物清除或刮除乾淨 乾淨。
2. 水性專用底漆一道:一般可使用毛刷或滾輪刷,視面積大小而定,並將底膠均勻塗刷於牆 面 或地面,等待其乾燥時間約3~4小時,部份速地面如有粉化、起砂,應加強塗抹2~3道底漆。
3. 水性防水塗料二道~三道:等待底漆乾燥後,方可塗刷第一道面膠,間隔約8~9小時視天候而 定,再塗刷第二道、第三道,等待其乾燥後即可完工。如需增加厚度多道塗刷,請以薄膜方式 多道塗刷。
二.室內牆壁癌處理:
可用一般市面上販售的壁癌噴劑加上彈性補土再加上水性的防水塗料。
施工方式:
1. 牆面或壁面的前置處理方式:以刮刀或鋼刷清除既有壁癌(白華)、掉漆及牆面上之污垢,等待壁 面乾燥。
2. 壁癌噴劑-壁癌處理
一次噴塗(溶解壁癌):噴嘴與壁癌面距離約30cm~40cm需均勻噴塗,並且向四周延伸至少30cm 以上的距離,加強周遭壁面牆面的防水效果。等乾燥後再進行二次噴塗:等待乾燥約3~4小時,建議做二次以上的噴塗。
3. 彈性補土-用於修補刮除後的牆面與壁面的填縫
一次修補:將彈性補土以刮刀取出置於欲修補之裂縫、接縫或凹陷之上,稍加壓力塗抹,使補 土能滲入裂縫之中,盡量保持牆面平整以減少牆面磨光工作,如縫隙太大可於一天後施做二次 的補土填縫。
三.補土完畢乾燥整平後即可上漆:
可依家中牆壁面的需求選擇使用乳膠漆或是水泥漆,將原本補土的牆壁面做上色的動作。
最後強烈建議如內牆發生了壁癌的狀況,建議外牆視水泥面或是磁磚面也施作外牆的防水,如此一來更能防止水氣的滲入,減少壁癌再次發生機率,加強室內防水的效果。
|